學生事務

111.10.12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週三論壇 - 從歷史敘事看移民研究

主講人:曾家達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院)

主持人:游以安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撰稿:曾逸瑤

 

    本次週三論壇由本系游以安老師邀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曾家達教授,分享「從歷史敘事看移民研究」,並談及自身作為移民的經驗和與移民的關係。關於移民研究經驗,曾家達老師在加拿大與不同社群有深入的接觸,19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前南斯拉夫分裂成幾個國家,其中的內戰、種族仇恨、武裝衝突等讓曾老師第一次與伊斯蘭社群接觸,直到近代敘利亞難民,曾老師致力於伊斯蘭社群計畫已醞釀長達30年。

以下記錄此次論壇紀要。

為什麼要做移民研究?

    研究什麼?為什麼要研究?研究貢獻是什麼?釐清這些問題非常重要。研究的重要貢獻主要分為幾個方面:理論、實務、方法論。透過「為什麼要做移民研究?」這個提問,曾老師邀請參與論壇的師生們思考移民研究的目的與貢獻,以及究竟有什麼問題是我們需要知道的?講座中將從理論、實務與方法論等探討歷史敘事與移民研究。關於移民研究理論,曾老師指出,目前移民研究幾乎是沒有理論的,所有類似理論的其實都沒有通過理論的門檻,投稿的文獻甚至被期刊論文審查委員要求參照現有與移民研究無直接關係的理論,例如:社會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理論。

歷史敘事的知識論

從史學(historiography)觀點來看,歷史是怎麼產生的?所有歷史都是我們對於歷史事件的建構。傳統知識論認為只有兩種知識論,其一是可證實、可研究的客觀現實,另一種則認為所有東西都是主觀建構的。曾老師認為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兩者都是絕對的、普遍化的思維,這與現實是完全脫離的。對此,曾老師提出超越二元對立的多項應變思維模式,即「在處理什麼問題時,運用什麼知識論」,曾教授認為把事件說給他人聆聽即帶有主觀的歷史陳述。現實中並非二分化,且無論主觀陳述如何都無法改變客觀事實。研究中的知識論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要根據研究對象和問題決定,歷史敘事中史料的選擇亦取決於研究希望回答的問題。客觀現實和主觀建構兩者間是互動關係,不能只著重一種。如何融合兩種知識論觀點是歷史敘事研究的重要課題。

    曾老師進一步補充多項應變思維模式的概念,從最簡化的二元(binary)到測量(scaling),再來是多面向測量(multiple dimension scaling),最後才是多項應變思維(multiple contingency scaling)。在多項應變思維中,研究者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主體位置(Subject position)再進行測量。

 

帶有濃厚政治意味的字詞 - 移民

進入到移民主題,曾老師首先告訴大家:「其實世界上沒有移民。」絕對不是從一個國家搬到另一個國家就稱作移民,若是帶著很多資源和權力,就不會被看待成移民,例如:到香港從商的人不被稱作移民,而是外籍人士、投資者。那麼誰是移民呢?曾老師指出那些在本地人看來處於更沒有權力地位的人才是移民。其實,「移民」這個詞彙並不是中性的,其帶有階級性和歧視性的社會分類。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移民本身具有非常濃厚的政治意味。

從現象學理解移民

曾老師接著透過現象學對於生活事件解構的四個結構:時、空、我、他,帶領參與論壇的師生瞭解移民。空間上,移民代表從一個空間移動到另一空間,而從時間觀點,曾家達老師指出移民主題中「永久性」的幻想,如同對於「永久居民」的概念,有誰能保證一輩子只住在任一地方?加拿大聯邦政府法律要求須在加拿大居住超過十年才能領取某些津貼,曾家達老師對於此時間性抱持質疑,組織四大族裔(華裔、南亞裔、西班牙語系、非洲裔)爭取聯邦政府修改法令多年,可惜並未成功。

 

再者,從主體、他者來瞭解移民,誰是我?誰是他?這些概念其實是浮動的,在研究之前需要瞭解建構系統和過程的浮動性。曾家達老師以自身經驗分享,其實在曾老師的童年都沒有香港人這個概念,自從1970年代港英政府開始「社區建設」政策,才形成「香港人」身分。關於我他概念,原住的、早來的是主體嗎?對於殖民者而言,有權力、有軍事力量、擁有資源土地的人才是主體。世界上永遠有我與他,他者化是族群競爭機制一部分,居住地、膚色、語言、宗教、文化都是分類的依據,只是用來區分的指標不斷在變動。我他的建構具有浮動性、因應性。「在非洲沒有黑人,我是到了北美洲才成為黑人的。」曾家達老師轉述其非洲學生所說的話,為此段落下了引人省思的註解。

 

30年移民研究的反思

曾老師分享至此,也提出從事移民研究30年的總結。「移民」一詞沒有固定客觀意義,因應其政治及社會意涵。而定義移民為「非本地出生的固定居民」引起許多問題,弱勢的移居群體才會成為移民研究的對象。此外,曾老師提出有關移民敘事研究的幾個主題,例如:從損失與創傷到得失計算;從永失家園(Homi Bhabha)到再建新家園,到處處無家處處家;定居和共融;下個世代民族國家式微現象。

 

移民研究的思索與交流

在論壇講座最後的提問與討論階段,在場學生首先詢問當研究者權力較研究對象高時,如何以多項應變思維思考?曾老師回應權力並不只是高低這樣簡化的二元分析,舉例而言,大學生認為和教授關係不平等,但事實上教授級別不同,受影響範圍有異,權力關係也就不相同。

    曾老師更進一步說明多項應變思維,二元區分。scaling指的是量表分數、嚴重程度,multiple dimension scaling代表不同向度的測量,例如:語言和生理表現不一樣,或即便同向度分數相同但具體表現不同,而multiple contingency scaling 則是測量自認為重要的,同樣的行為由不同人做出來,其帶有不同意義。

    另一位同學分享生活中對於移民議題的看見,以台灣籃球選手Quincy Davis例子,即便已歸化中華民國國籍,但台灣籃球圈對於其本土球員身分仍有異議。曾家達老師回應這指向移民研究的關鍵問題:國民種族的身分價值,以當前趨勢,國籍身分重要性與否以及未來是否將慢慢進入並非以種族、國籍來建立身分的新政治環境,這些現象的發生,也值得關注。

    最後本系王品老師也對於如何看待移民研究中的移工提出疑問,曾老師指出「移工」這個詞的概念也與移民相似,如果是高級移工,就不會被視為移工,而是被稱為專家。移工同樣是帶有歧視性的社會建構並無客觀依據,給予標籤後其實即約束他們的行動自由和獲得社會資源的可能性,間接就是一種壓迫的政治結構。本校社會系梁展章老師與本系游以安老師也針對個人目前研究進一步分享,梁老師關注新一代年輕香港青年在臺灣的生活適應與親密關係發展,以安老師認為回到歷史敘事研究的關鍵,台灣做為一個獨一無二特殊多元文化共融的載體下,能觀察到近年來台港年輕世代在社會運動中跨國經驗相互影響的力量亦不可小覷。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師大社工所的張瀞文老師也前來一敘,分享個人在香港的教學經驗,會後四位老師在敘事訪談研究法與分析上的交流,意猶未盡,期待有機會再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