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成果】臺北大學社工系「什麼是好的照護?」工作坊成果

2019-12-27

【活動成果】臺北大學社工系「什麼是好的照護?」工作坊成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臺灣醫療人類學學會」及「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於2019年12月14日(六)合辦「什麼是好的照護?」工作坊,地點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大學社工系王品老師協助該工作坊之籌劃與辦理,透過探討「什麼是好的照護」,讓跨領域學術社群與公民社會關注台灣老年長期照護的經驗內涵與哲學啟發。

工作坊包含三個論壇:一、自家真能終老?有AI,還需要人的照護嗎?二、「24小時照護」與「家」,是魚與熊掌嗎?三、在宅醫療:看病、看人,更看家。講者為臺灣老年長照領域的資深服務提供者與學術研究者。

  當日活動吸引到跨領域多方學者、實務專家與學生參與。臺北大學社工系學生包括進修學士班呂宜蓓、李翊真、梁容爾、楊沛諭、葉姿芊、蔡靜怡;學士班陳瑀亮、黃鎮楊、劉政宏;碩士班王意雯、汪芸涵。會後,同學們分享了參與心得:

楊沛諭:「『護理人員的交班真的可以用AI取代嗎?』依照我以前在醫院短暫工作過兩個月的經驗裡,每天看護理師們交班,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除了要清楚交代病人的狀況還要交代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部分,若這個部分用AI來取代,我覺得會有醫療糾紛的疑慮在,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話,是否會影響交班的品質與正確度,當醫糾發生時是否又會因為交班用的是AI而被廣泛討論?」

蔡靜怡:「老人服務機構的講者不諱言提及,與科技資訊公司合作進行APP程式開發所遭遇的困難,在於難以整合各家APP系統,主因是各公司的智慧財產及商品不願開放。仔細想想,目前的長照制度,似乎也沒有整合各部會,導致社政、衛政各自為政,『好的照護』與『政策』息息相關,就像下午場次提及的『在宅醫療』,亦不可能只靠一群熱血的醫生。」

呂宜蓓:「聽到講者說用VR給鼻胃管病患看可以增進食慾,在台下的我一方面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另一方面覺得,如果我是鼻胃管患者,看到VR內食物,但後來還是給我灌流質,那味道依然相同,縱然很想吃VR內的食物,但現實生活的食物依然無味,這樣會不會顯得有點殘忍?還有,我之前看到關於失智症咖啡會館的新聞報導表示生意不好。今天看到講者提及長青中心的美麗舒適與科技性,都是用錢砸出來的啊!然而不是每個機構都可以有這麼雄厚的資源。」

李翊真:「我認為照護並不能全權交給AI,AI必須結合人力才能夠有最大的效益,讓AI去做人力的例行事項,並讓人力作檢查的動作、危機處理、軟技能等,就像李老師講的可以減輕照護人員身心靈的負擔。其他講者也說,好的服務要有互動、溫度、自在,但我認為這三項是不容易達成的,因為這是需要時間作培養,但人力的時間就等於金錢。」

葉姿芊:「我最記得的一句話是,『在家養老,從聆聽父母意願做起』,期許自己未來可以落實。」

王意雯:「論壇一講者介紹的,都是平面為主的機器人,而我想像的,是能包尿布、能洗澡的『人形機器人』。在2014年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日本時,大廠本田就讓全球首台雙足移動型機器人『ASIMO』跟歐巴馬玩踢球,但目前已終止研發。現有的照護機器人似乎無法打動人心。論壇二有位團體家屋的講師,提到使用洋娃娃安撫失智長輩。去年Acer推出了『智慧佛珠』熱銷大賣。讓人反思,究竟是什麼樣的科技產品才能應用在長輩生活中?」

黃鎮楊:「當我聽到最後提問的那位先生說,他覺得應該要由醫生去帶領社區的健康、亞健康長者促進健康,以維持他們的健康,延緩走入醫療體制的時候,我覺得十分難受,因為這早就已經是目前長照政策在推動的,而且主要負責的人員應該是社工員居多,讓醫生帶領的話,我是絕對不會想參加的,我既然是一個感覺健康的長者,我沒事去找醫生觸霉頭做什麼呢?」